滕州古代名人、著名人物介绍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39
分类

著名人物

墨子(约前480~前390)名翟。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古小邾国(今滕州市)人。出身于平民,提出“兼爱”、“非攻”、“尚同”、 “尚贤”等主张,创立了墨学。为宣扬学说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其思想和主张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

毛遂(?~?)薛(今滕州官桥镇)人,战国时为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载“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毛遂卒后葬于薛城北门外,今滕州官桥火车站处,迁葬墓址尚存。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根据孟子的“政在得民”主张,滕文公“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由此名声大振,众望所归。滕国人丁兴旺,国家富庶,被誉为“善国”。

任居敬(?~?)元代薛人。系奚仲之后裔,先被荐为三赞太守拜监察御史,倡导捐资建滕县城内性善书院。之后晋升为吏部外员高邮知府,淮西道廉访使,建康、彤阳两路总管,加升通议大夫,礼部尚书致士。

高熙(1854~1938)字仲,城关镇人。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道监察史等职。辛亥革命后,回滕县家居。1938年春滕县沦陷,他不任伪职,避难山区,9月在小北河逝世。著有《春秋左氏传注》等,纂修《绪滕县志》和《滕县乡土志》。

孔昭同(1880~1940)滕州人,毕业于江西陆军学校,1926年在孙传芳部晋升为师长。1927年弃军回滕。抗日战争爆发后,组建鲁南抗日自卫军,1938年夏,接受国民革命军番号,任第十集团军第一纵队游击司令、暂编第六师师长等职,率军与日伪交战数十次,歼敌数百人。1940年4月正式加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并被委为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司令。频繁战斗,积劳成疾,后来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直至病逝。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四川省新都县人。1941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国民党川军师长。1938年3月16日,日军向滕县城发起猛攻,王铭章率部据城固守,与强敌焦土激战三天,杀伤大量日军,守城官兵全部伤亡,王壮烈捐躯。1938年5月9日国民政府在武汉为王铭章举行了隆重国葬,追赠上将军衔,蒋介石等高级军政要人亲送挽联致祭。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董必武等联名撰送挽联:奋战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孙兰峰(1895~1987)字畹九,姜屯镇大彦村人。著名爱国将领。在八年抗战中,参加了忻口会战等著名战役,歼灭了大量日军。曾任第十一兵团中将司令官兼察哈尔省主席等职。1949年跟随傅作义起义,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和开国大典,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切接见。建国后,历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刘位钧(1905~1981)字子衡,杏花村人。1935年山东大学毕业后周游讲学,享誉甚高,有“刘大师”之称。1946年发表《打不得九论》,反对内战。1949年国共和谈期间,以第三者身份飞南京敦促李宗仁接受八项和平条件。建国后,曾任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等职。著有《周易正义稿》《同文尚书校注》等。

王麓水(1913~1945)江西省萍乡县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抗战时期,任鲁南军区政委兼鲁南区党委书记等职,1943年10月,率部全歼国民党顽军新编三十六师,击毙敌师长刘桂棠。1945年秋,任山东解放军第八师师长兼政委,率部连续解放了峄县、邹县、台儿庄等重要城镇,不幸于是年12月13日在解放滕县城战役中牺牲,年仅 32岁。为纪念王麓水,滕县一度改名麓水县,华东野战军《三纵军报》易名为《麓水报》。

杨广立(1918~1997)滕州市柴胡店镇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抗日义勇队,历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连政治指导员、鲁南游击支队营政治教导员、教导二旅大队政委、鲁南军区独立支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舟山要寨区副政委、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97年病逝。

陈金合(1921~1945)善庄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入党,历任战士、机枪班班长,1945年10月在鲁南柏山战斗中执行爆破任务时牺牲,华东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和津浦线第一名爆破英雄称号。

丁玉吉(1925~1976)滕州市西岗镇丁堂村人。1944年3月参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数立战功,1 948年1月被华东野战军授予人民英雄奖章。1949年11月复员回家,1976年7月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