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58
分类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商务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28门):金融风险管理、区域经济学、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营管理、多元统计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抽样调查、公共关系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学、国际金融学、审计学、质量管理学、商务英语、统计学、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学、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等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奔马集团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

2005年-2014年学校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MB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具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单位资格和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傅德印,2013年)、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王学军,2011年)、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王学军,2009年)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王霞,2011年)、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李振东,2007年)、金融学(WTO专门人才班)培养方案及实践研究(王新兰,2005年)、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李强,2005年)、经济法学课程现代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江合宁,2005年)

据学校官网2016年5月显示,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商务实践”和“陇情认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ERP沙盘模拟对抗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活动。近五年来,获得省级首批“众创空间”1个,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等全国性和省级学术科技类竞赛奖励300余项(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团学类表彰奖励1000余项(人次),其中全国性奖励251项(人次)。

合作交流

据学校官网2016年5月显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率先成立“中亚商学院”,积极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被国家外专局列为“西部中青年干部英语强化项目”重点培训基地,成为美国美中教育服务机构(ESEC)英语培训项目的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先后与英国伍斯特大学、胡弗汉顿大学,法国欧亚管理学院和美国特洛伊大学、福特海斯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东华盛顿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联合建立了“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建国内首个全日制“1+2+1”项目中美大学实验班,荣获“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0周年特别贡献奖”和“2014年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突出贡献奖”。

学校荣誉

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9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2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9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71篇,出版专著、教材190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1项,其中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敦煌文艺一等奖1项。学校先后被中共甘肃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近五年来,获得省级首批“众创空间”1个,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等全国性和省级学术科技类竞赛奖励300余项(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团学类表彰奖励1000余项(人次),其中全国性奖励251项(人次)。

学校发展

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强化商科优势、注重交叉融合、力行商务实践的人

才培养模式。在甘肃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MB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具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单位资格和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经过64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重点,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建校64年来,学校共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8万余名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学校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甘肃省高校前列,学校被授予“甘肃省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创新、特色发展,加快落实“12349”总体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切实增强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高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甘青宁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研究咨询的重要智库、丝绸之路商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为早日实现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开放性财经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文化传统

校训

博修商道

“博”取义为“大通(通晓大学问)、广博(宽广、丰富、众多)、博易(交易、贸易)”;“修”取义为“修心、修身、修业”;“商”取义为“贸易、市、自强、测算”;“道”取义为“树立道德、遵从道义、坚持正义”。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运·大同篇》“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周易·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彖》“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范仲淹“先义后利则荣、先利后义则耻”。

校歌

《兰州财经大学校歌》

孙问兴,作词;盛鸿斌,作曲;

丝路重镇,金城之上,美丽兰财。翰墨飘香、相聚首。四面八方,桃李满园,竞芬芳。

心相约,青春倜傥、厚德凝蕙,铸栋梁。黄河飞天地,博修商道踏歌唱。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博修商道 啦啦啦啦啦啦 踏歌唱。

莘莘学子、放飞梦想,财经天下、砺能奋强。相聚首,四面八方,桃李满园、竞芬芳。

心相约,青春倜傥,厚德凝蕙、铸栋梁。黄河儿女情,济世经邦美名扬。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济世经邦 啦啦啦啦啦啦 美名扬。

黄河儿女情,济世经邦美名扬。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济世经邦 啦啦啦啦啦啦 美名扬 美名扬。

校赋

三陇名黉,六秩沧桑。学志于道,业始自商。处陇原之中逵兮,倚大河而为金汤。扼丝路之要冲兮,涉流沙以至天方。初奠基于段家滩,河清涟而松郁苍。入其室则翰墨香,启其牖而鸿雁翔。今拓宇于和平镇,山平远而柳轻飏。春风和则兰蕙美,秋气爽而时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