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参考资料来源(数据截止2014年)】
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生教育,2013年有各类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截至2016年7月,学校在全国31个招生省(市、区)中,有26个省(市)参加本科一本批次招生录取(在陕西、吉林、西藏、海南、甘肃、河南、山东、贵州、四川、黑龙江10个省份全部专业一本批次招生;江西省内的一本批次招生专业23个) 。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多年位居江西省高校前列,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中名列第5位。
学校建有和100多个实习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
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上屡创佳绩。学生在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健美操大赛等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赢得了重要荣誉。
学校在2005年、2008年两次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均荣晋前八强;2005年,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实现了江西省在该赛事上一等奖零的突破;2008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校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再次实现了江西省在该项赛事上一等奖零的突破;2008年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大赛,获一等奖1项,2等奖3项;2008年全国高校首届算量大赛中,学校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二等奖18项;攀岩队获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2008年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比赛中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5项冠军、4项亚军,并有3名学生入选国家队集训;健美操队多次力克群雄,获得全国冠军,2008年,更是以奥运啦啦操大赛冠军的身份,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一展风采,为全国大学生赢得了荣誉,也实现了学校“服务奥运,参与奥运,为奥运添光彩”的梦想,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啦啦队全国选拔赛中,成功入选亚运啦啦操表演阵容。
据中国校友网和
《21世纪人才报》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学校在“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63位(2007年),在“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53位(2007年),在“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67位(2009年)。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学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中名列第五位。
江西理工大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
已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冰岛、泰国、巴西、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蒙东那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林肯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德国莱比锡工程经济文化学院、法国图卢兹大学、韩国全州大学等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项目,特别是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开展了长达二十年的合作交流,双方每年都开展多次师生互访并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
2011年,学校还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2012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和公安部资格认定,学校获得正规自费留学中介资质。学校先后派出代表团和学者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加拿大萨斯卡通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访问和讲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矿物所等国外百余位知名学者也应邀来校讲学。
2015年9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批准江西理工大学在巴基斯坦大学旁遮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这将是旁遮普大学驻地拉哈尔市唯一一家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止2016年7月,学校共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多项,科研总经费10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80多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29个省市,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集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等100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500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7月,学校拥有 2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 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3 个省级 2011 协同创新中心,2 个省级高水平实验室和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1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 个省级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 25 个实验中心和 100 多个实习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数据截止2014年)】
学术资源
截止2014年1月,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图书馆有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心、电子阅览室中心及各类中外文书刊阅览室26间,学术会
议室3个,阅览座位达2353个;藏书20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20多万册,外文书刊13万余册,中文期刊合订本8万余册。各类载体中文期刊近万种,外文期刊7000种,电子图书100多万种,博硕论文数十万篇,以及大量其他电子出版物与数字文献资源。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图书馆始建于二十世纪90年代,建筑面积3300余平方米 ,2013年3月,新建成的占地约23168平方米,集图书馆、办公楼为一体的11层(楼高45.75米)现代化图书信息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该图书馆位列网友评选的【全国最美的50座高校图书馆】第38位(江西省仅此一座入围)。 截止2014年1月,藏有各类图书文献近20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期刊近500 种,设有阅览室3间,阅览座位300多个;并可共享校本部各类载体中文期刊近万种,外文期刊7000种,电子图书100多万种,博硕论文数十万篇,以及大量其它电子出版物与数字文献资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ISSN1674-9669)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是江西理工大学主管,江西理工大学和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有色行业科技学术期刊。原刊名为《江西有色金属》创刊于1987年,2010年更名为《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双月刊,大16开本,100页/期,语种为汉语,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9669,国内统一刊号:CN36-1311/TF,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分析、机电、自动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原创性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 、《CAJ-CD规范》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主要获奖有: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