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报简介
墙报是一个词语,拼音是qiáng bào,通常贴在布告栏内或墙上。
墙报是一个词语,拼音是qiáng bào,通常贴在布告栏内或墙上。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
贴在室内墙壁上的剪纸。贴在炕围的,叫“炕围花”;贴在灶头的,叫“灶头花”。
用桑皮、山桠皮等韧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纸。纸质柔韧、薄而多孔,纤维细长,但交错均匀。
器物,汉语词汇。
拼音:qì wù
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生于1867年8月7日,逝世于1956年4月13日。
1955年,欧普艺术运动在法国巴黎丹尼斯·勒内画廊(Galerie Denise René)举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
兴起于意大利,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庞佳丽,女,现为中国北方画院副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保定画院特聘画师、河北保定燕赵
庞薰琹(pángxūnqín)(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祖籍塘桥,庞鸿文之孙。
庖丁解剖了全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裴(péi)旻(mín),唐开元间人。
人造漆的一种,用硝酸纤维素、树脂、颜料、溶剂等制成。
《彭衙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至德二年(757年)忆昔避贼艰难之际得孙宰顾遇,感荷厚意而作。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
女图(nǚ tú)是指古代描绘各类模范女性的图画。
通常所称的墨,都是指黑色的液体或固体,中国人对于黑色似乎有一种偏爱,两千年来的书画艺文不说,远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
从某种意义上说,墨竹是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标本、尺度、基本功。
南亚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
《牡丹图》是沈括创作的文言文。
荷兰国本称“尼德兰王国”。
简称木版画,不仅历史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
泥雕就是油泥雕刻,是在产品开发流程中进行外观创造的一个环节,通常更多应用于玩具的卡通造型上。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木刻,指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主要是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以供印刷机拓印。
泥滞,出自《管子·五辅》,释义淤积的污泥
绘画种类之一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
倪贻德(1901--1970),笔名尼特,自幼爱好绘画艺术,中学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
“木美人”俗称“烂大门”——两块木门板上的油画。
《拟山园帖》,共十卷,清代个人丛帖。
原意指树木和山石,现用来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同时木石也指一种刑具,山水画,宫室等建筑工程。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
鸟篆是篆书的一种,其笔画由鸟形替代,不仅装饰风格独特,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
那烂陀 古印度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地方。
牛筋,即牛身上的筋也,富有韧劲。也就是牛的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