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简介-人物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2:46
分类

1921年,进入马德里的圣费南度美术学校,学习素描,油画和雕塑。

1922年,在巴塞罗那的达茂画廊展出八幅作品。

1923年,因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而被捕,在费格拉斯与古罗纳被囚卅五天。

1925年,首次在巴塞罗那的达茂画廊举行个人画展,引起毕卡索和米罗的注意。

1926年,在巴黎曾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对达利作品印象甚深。

1929年,第二次到巴黎,目的是拍摄布努埃尔的影片《一条安达鲁狗》与卡拉相遇相爱。

1931年,首次在皮雷·科列画廊展出,後来并三年连续展出两次。

1932年,《记忆的永恒》在朱利恩·利维画廊初次参加集体展出时,引起纽约艺术爱好者极大的好奇, 是达利作品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开始。

1933年,在纽约朱利恩·利维画廊首次展出个人画展。12月,在巴塞罗那的加泰隆尼亚艺术画廊展出。

1934年,在伦敦的兹威默画廊,达利举行了在英国的首次个人画展。11月,达利与加拉乘坐潜普莱恩号轮船初次到达纽约。

1935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作题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和偏执狂患者的形象”演讲。

1936年5月,超现实主义实物在拉顿画廊展出,达利以他的设计《康德纪念碑》及《刺激性欲的外套》参展。

1937年,为避开战争,逃亡至意大利, 住在爱德华·詹姆士家里。他和詹姆士一同研究熟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

1938年1月,以《下雨天的出租汽车》参加巴黎美术画廊的超现实主义展出。

1939年,再度到纽约, 参加3月21日在朱利恩·利维画廊开幕的个人作品展览会。

1940年,纳粹入侵迫在眉睫,达利再度离开欧洲,先住在美国维吉尼亚州,卡雷斯·克罗斯比家里。后至加州卡美尔的卵石海滩。

1941年10月,芭蕾舞“迷宫”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歌剧剧本,布景和服装都是达利创作和设计的。

194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达利作品回顾展,并轮流在美国其他八个城市展出。

1944年,上演戏剧作品有:《钦尼塔咖啡馆》《感伤的讨论》和《疯子特里斯丹》。

1945年,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启发了达利,开始他的“核”或“原子”等科学阶段。

1946年,返回欧洲,准备在西班牙科加特港定居下来。离家乡费格拉斯约三十哩。

1949年,开始对宗教题材有兴趣,也对和谐几何图形理论产生兴趣。

1950年1月,达利在纽约出版了“备忘录”。

1954年,先后在罗马、威尼斯和米兰展出重要作品回顾展。

1960年2月, 在纽约展出《哥伦布发现美洲》个展。

1961年,在威尼斯首演“加拉的芭蕾舞”达利设计布景,道具和服装。莫里斯。贝贾特编导。

1964年,被授与西班牙伊莎贝尔大十字勋章。5月书籍《一位天才的日记》出版。

1965年,纽约现代艺术画廊展出达利所有重要作品回顾画展。此时他开始对摄影和二度空间艺术发生兴趣。

1969年,《变态的情欲》出版,这是他的偏执狂临界状态手法达到最高潮的作品。

1970年,和西班牙建筑师埃米利奥·佩雷斯·皮涅罗研究建在费格拉斯达利博物馆的初步计划。

1971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达利博物馆正式开幕。达利第一部画集“是的(Oui)” 出版。

1972年,纽约诺德勒画廊展出他的摄影作品。

1974年3月,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史达德尔美术馆,举办作品回顾展。9月18日,费格拉斯达利博物馆开幕。

1975年,尼康公司资助摄影展,主题为“达利,偏执狂临界状态方法,客观偶然性和第三度空间”。

1976年10月,将一本著作“哲学家的炼金术”存入巴黎国立图书馆。

1978年4月, 在纽约古金汉博物馆展出第一件超立体主义的作品。

1980年,在伦敦泰德画廊举行达利主要作品回顾展。

1982年,妻子卡拉病逝。达利隐居在恩波达。创作有些是他自己设计的新主题,有些是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取材的。

1983年4月15日,西班牙国王与王后,为马德里西班牙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从1914到1983年400件达利作品选作”展览剪彩。

1984年3月27日,在费格拉斯正式设立加拉·萨尔瓦多·达利基金会。

1986年,缠绵病榻且闭门谢客,可以接近他的只有医疗小组和最亲密的合作者。

1988年11月, 病情恶化,被送到巴塞罗那的科龙医院。在医院中,西班牙国王亲自探视,达利将自己为的一本诗送给他。

1989年,心脏病突发,1月23日于费格拉斯医院中去世。他的遗体用防腐剂保存。安葬在达利博物馆中。

个人作品

活生生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第二代超现实主义画家有彼埃·罗依、唐吉、马格里特、保罗·德尔沃以及萨尔瓦多·达利等。这一批画家是专以精致入微的细部写实描绘和可以认识的物体局部为准则,来表现一个完全违反自然组织与结构的生活环境,把幻想结合在奇特的环境中,以展示画家心中的梦幻。有人也把这种画称之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

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作品,单是这些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象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达利的盛誉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但更应归功于他富于奇想的特殊才能。他的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达利始终宣称自己是现代艺术文化的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绩,取得划时代的胜利:前往巴黎、遇见加拉、爱情田园诗、超现实主义革命…… 为了获得自相矛盾的视觉形象,他通常都十分细致,精确地用十分斜视的手法描绘这些创造的形象,也许正式这种一丝不苟的现实主义笔法,正式这些清晰存在却非真实的形象才是如此令人不安的原因。

萨尔瓦多·达利承认自己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幻觉,他们像弗洛伊德医生一样,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与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真诚反映,这在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来说,这是些至为珍贵的素材。因此,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读他的画,人们既看懂所有细节,从整体上,又感到荒谬可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这种“潜意识”的景物,其实都是画家主观地“构思”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潜意识或下意识的感情表达。

达利赞成人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象临床的妄想狂一样,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识。这些剩余意识使人处在静态之中。他还宣传,妄想方式不仅要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在他的日常生活里,他就常常故意放任自己的怪僻行为。如他穿一身潜水服出现在1936年伦敦超现实主义画展的开幕式上。他偏爱的幻觉形象常常被不断重复,如带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达利所定义的“超现实主义”比布列顿(André Breton,1896—1966,法国诗人)1924年首次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定义更有名。这并非意指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达利因为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以及他的口才、动作、相貌和生活方式,活生生的造就出这个深印公众脑海里的“超现实主义”,使它不再只是白纸上的黑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