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名人、著名人物
曾参(前505~前432) 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 16岁始拜孔子为师。晚年致力于儒家学说和天文历数研究,并收徒讲学,其弟子70多个。他把孔子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传授给子思, 子思再传授给孟子,形成了儒家重要的“曾子子思孟子学派”。后世尊曾参为宗圣,与孔子(至圣)、颜子(复圣)、孟子(亚圣)合称四圣。编著有《大学》、《孝经》两书。
羊祜(221~278) 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泰山郡南城(今魏庄乡南武城) 人(一说新泰人)。魏末,羊祜历任中书侍郎、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等职。泰始五年(269年) ,升任尚书左仆射、卫将军。出任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他按军屯田,安民生产,创办学校,整治军队,力为平定东吴作准备。曾屡表请伐吴,因朝议多不合,以致未实现。
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回族,地方镇人,清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总兵、记名提督。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8月初,左宝贵赴朝鲜平壤抗击日军。 9月,日军来犯,主帅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跑,左宝贵令亲兵将其监视起来。9月1 5日, 左宝贵亲率将士防守城北牡丹台、玄武门一线,因兵力悬殊、孤立无援,以致牡丹台失守。左宝贵临危不惧,立于城头,亲自督战,身负重伤,血透征衣,仍裹伤再战。后中炮壮烈牺牲。衣冠冢在地方镇西1.5公里处。
刘桂堂(1893~1943)字兴田,诨号刘黑七,铜石镇南锅泉村人。幼时家贫, 12岁起给地主放羊、当长工。1915年,刘桂堂伙同村里几个恶少潜入山中,干起土匪勾当。至1928年,匪众达到1.5万人,最多时3万余人。1928~1943年,刘桂堂恶迹遍及山东、江苏、河北、河南、热河、辽宁、绥远、察哈尔、山西、吉林等16省,先后投靠何应钦、阎锡山、张学良、韩复榘和伪满。勾结日军,袭击抗日军民,破坏革命根据地,奸淫烧杀,无所不为。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孝义惨案”、“大井惨案”、“红山寨惨案” 、“大泗彦惨案”。仅1922~1928年,沂蒙山区残遭刘匪袭击的村庄1 000余个, 烧毁民房20多万间,杀害百姓1.2万余人。在莱芜红山寨村,刘匪就杀害无辜百姓1300多人。 1943年11月15日,刘桂堂在费县柱子村被八路军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