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古代名人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潍城区著名人物、名人、古代官员、画家、革命家、公仆

刘应节(1517~1591年)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今潍城区)刘家庄子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任户部广东司主事、陕西按察司副使兼辖三关、河南巡抚、顺天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1576年,因受锦衣冯邦宁等人排挤,遂上书求归,回乡后,修建“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去世后,万历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为太子少保。

刘鸿翱(1778~1849)字裴英,号次白,清闽浙总督。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为官清正、严明、察情、恤民。历任太湖司马、徐州太守、台湾道兼提督台澎学政、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署理闽浙总督、福建巡抚等职。闲暇则研究古文,著作有《绿野斋文集》等22卷。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斋,潍县城里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等职,后加侍读大学士衔。他收藏的毛公鼎驰名中外。其著作有《传古别录》、《十钟山房印举》等3 0多种。

张兆栋(1821~1887年)字伯隆,号友山,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以进士授刑部主事,又迁郎中。外放陕西凤翔知府,后擢升四川按察使,广东、安徽、江苏布政使,漕运总督,广东巡抚、福建巡抚等职。1884年中法战争中因马尾失守被革职。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福建寓所疫殁。宣统元年(1909年)开复原官,恢复名誉。

曹鸿勋(1846~1910)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潍县西南关新巷子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南副考官、云南永昌知府、云南按察使、贵州巡抚、陕西巡抚等职。为官公正廉明,大兴教育,替民解忧,平定南丹游匪,为边疆地区安定和平做出贡献。曹擅长书法,故宫、颐和园等处都有他的墨迹。故里潍县有《重修玉清宫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宋伯行(1892~1928)名孟宣,以字行,潍县城里人。1923年春,由王尽美介绍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领导工人罢工。1925年夏王尽美病逝前后,宋接任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人。1926年10月组建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任书记。192 8年4月在济南被军阀张宗昌逮捕,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丁锡田(1893~1941)字倬千,号稼民,潍县城里人。古藉收藏家。他编印了《乡土地理教科书》《潍县历史谭》,并搜集刊印了《潍县文献丛刊》3卷,《小书巢》2 集,以及《十笏园丛刊》《韩理堂先生年谱》《后汉郡国令长考补》。著有《稼民杂著》《崂山记游》《赴燕记游》等。1931年潍县县志局成立,他被聘为采访主任。他以收购、互换、抄录等方式搜集了山东各地全部县志。解放后,子女将其藏书捐献给潍坊市图书馆,后转交山东省图书馆,凡2894种,23067册。

裴昌会(1896~1992)字同野,潍县城里人。1918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军师参谋长、师长、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五、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等。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省德阳率部起义。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副市长等,第五届、六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历届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委员、副主席、四川省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等职。 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曾被选为一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秉忱(1903~1986)原名陈文磷,曾用名陈彬丞。潍坊城里人。长期在中共机关和中央领导身边工作。1937年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1949年12月,随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任技术秘书。后历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处长、干部处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副主任、信访局顾问、研究室顾问,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组组长等职。1955年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为纪念毛泽东主席90诞辰,他选编了《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3本书。

郭兰村(1902~1978)字乃馨,以字行,国画家,工艺美术家。潍坊城里人。郭兰村擅长工笔人物,学陈老莲,兼画骏马和工笔花鸟,笔调秀丽。得意作品有《水浒传人物绣像》一百单八将。1952年全国第一届画展入选。代表作还有《凌烟阁功臣绣像》、《流民图》、《昭陵六骏图》等。他还精于红木嵌银漆器和风筝设计。30年代初,与其弟郭遵馥把传统的硬翅风筝改为折叠式活动风筝。1941年4月,曾举办郭兰村创作风筝展,展品有百余件。对潍县风筝艺术的发展颇有贡献。

郭味蕖(1908~1971)名忻,以字行,潍县城里人。著名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艺专西画系。1951年起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论研究。196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在花鸟画的推陈出新方面,他融会中西,突出时代气息,代表作有《鹦鹉图》、《大好春光》、《惊雷》等。他精于竹梅、亦擅山水,对金石、考古、鉴赏、书法和文学皆深有研究。著有《宋元明清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写意花鸟创作技法十六讲》等。另有《郭味蕖画集》《郭味蕖画选》出版。

丁翔起(1931~1989)潍城区人。1948年8月考入华东大学参加革命,而后随军南下。195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8月入上海外语学院深造,1958年8月毕业后调新华社工作,历任国际部编辑,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首席记者,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首席记者,新华社办公厅主任,新华社副秘书长、秘书长,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