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古代名人简介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40
分类

 山东东平县古代名人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人,(一说宁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负有盛名,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后人将他与曹植并列,称为“曹刘”。作品内容多为酬答亲朋或抒发个人抱负。原有集,已散佚。明人张溥编选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有《刘公干集》一卷。

程咬金(?~665)后改名知节,东平斑鸠店人。唐初大将。少时善使长矛,勇猛过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从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任内军骠骑。李密败,属王世充。归唐后,任秦王府统军,辅助李世民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因战功显赫,封宿国公,领左一马军总管。永徽六年(655年),率军讨伐西突厥,无功而还,被免职。

梁灏(963~1004)字太素,北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州城)人,出身宦家。少年丧父。曾从学于王禹,初考进士,未中。留居京城,曾进谏宋太宗,选拔人才不要单凭诗赋,要注重治国治民的才能,未被采纳。雍熙二年(985年),考取状元,任大名府观察推官,时年23岁。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辞辩明敏,对答如流,真宗甚为嘉赏。群臣奏章,多教灏参议。景德元年(1004年),任开封知府。同年6月,暴病卒,时年 42岁。著有文集15卷。

梁固(985~1017)字仲坚,梁灏之子,幼年好学,有大志,尚节操,著《汉春秋》,深得其父器赏。父去世后,以遗荫被赐进士出身,丧服期满,辞去赐进士。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参加勤词学科,考中状元,任密州(今山东胶州)监丞,且任著作佐郎、户部判官等职。因人爽直,善交往,尚义气,重信誉,有吏才,常受命代马元方判理三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案件,断案公正,时称“平审”。天禧建元(10 17年) 病逝,著文集10卷。

钱乙(1032~1113)字仲阳,郓州(今东平)人。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曾任太医丞,后世称为“儿科之圣”。钱乙早期在山东各地巡回行医,广泛征集民间验方,结合临床实践,根据藏象理论,在汉代名医张仲景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小儿的“五脏辨证”法,研究出数十种小儿专用药方。他将《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制成“六味地黄丸”,更见其斟酌通变,动契精微的功力。宣和元年(11 19 年),其弟子阎孝忠搜集、整理其临床经验,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此书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在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方面均有建树。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

梁楷字白梁,东平人,南宋画家。嘉泰年间(1201-1204年)任画院待诏,后不受金带,离职而去,嗜酒自乐,人呼为“梁风(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初师贾师古,有“青过于蓝”之誉。存世作品有《太白行吟图》、《泼黑仙人》、《布袋和尚》、《秋树双鸦》等。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外星球上的环形山。

王祯字伯善,东平人。元代农学家及木活学印刷术的改进者。为总结农事经验,于1296年开始,前后用了17年时间撰写了《农书》。该书原有37卷,现存36卷,约1 3.6万字,插图306幅。全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集北魏以来农业生产经验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对农业及农业器械作系统研究的农书,在中外历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所著《造活字印书法》,附载在《农书》之后,是最早系统叙述活字版印刷的珍贵文献。

高文秀东平人,元代戏曲作家,府学生员,早卒。所作杂剧今知有32种,数量仅次于关汉卿,时人称为“小汉卿”。杂剧中所写梁山英雄李逵的故事颇多。现存《大献功》、《襄阳会》、《赵元遇上皇》、《须贾谇范睢》4种。《周瑜谒鲁肃》仅存曲词一折。现存杂剧《渑池会》,一说也是高文秀所作。

王宪字维纲,东平梯门村人。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曾任阜平县、滑县知县,奉召进京拜为御史。明正德年间,先后任大理寺丞、右佥御史、右副都御史等职,曾奉旨巡抚辽东,历经郧阳、大同等地。在应州抵御外寇有功,封户部右侍郎,赐封其子为锦衣百户。明武宗朱厚照南征,命其率户、兵、工三部侍郎督理军储有功,升代兵部尚书。嘉靖四年(1525年)任三边总制期间,带领将士多次打败边寇,受嘉奖。不久升任兵部尚书兼督团营。数年后告老归里。卒后赠少保,谥康毅。

杜三策字毅斋,东平丁坞村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后在朝任给事中。时魏忠贤擅权乱政,杜三策不惧权势,上疏讨魏,被削职遣回故里。后魏忠贤假旨捕三策,当捕杜的人马行至德州,魏已伏诛归案,杜三策得以平反。崇祯初年,杜奉命册封琉球,力拒重金之赐,不辱使命。后历任大理寺卿、天津巡抚等职。

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又字古愚,东平人,近代建筑师,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吕彦直幼居法国巴黎,喜爱绘画。回国后,入北京王城学堂读书。19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到美国康南耳大学深造。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建筑事务所。后应征设计广州中山纪念堂、赵秀山头中山纪念碑图案,获首奖。吕彦直为设计和主持中山陵工程,积劳成疾,于1929年5月病故,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