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旅游景点及名胜古迹介绍

renwenyishuadmin 提交于 周三, 2018/06/13 - 03:39
分类

【山东青岛市南区旅游】1998年,银海旅游集团公司和金山实业发展总公司下辖20个企业,固定资产近6000万元。“银海”商标被评为青岛市著名服务品牌。全区旅游收入5700万元。

名胜古迹

栈桥 青岛的象征。位于区境西部、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初建于1892年,经1931年的改建和1985年的整修,全长440米,宽8 米,钢混结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风格的八角亭,名“回澜阁”,沿螺旋楼梯登上亭阁,见巨浪汹涌,飞阁回澜。为“青岛十景”之一。桥北沿岸,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极富魅力。

汇泉广场 位于文登路中段两侧, 分南北两部分,占地13.43公顷。南广场建有国内最大的电脑音乐喷泉,水池长100米,宽30米,象征青岛建置100周年;水池中心建36.5米高的三角玻璃雕塑,象征一年365天,天天向上。北广场是大型草坪广场。

鲁迅公园 原名海滨公园,位于汇泉湾畔。1929年我国著名园艺家葛敬应借其抱岸环海的自然环境,依势造型,辟建而成。1950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而易名。全园连绵两公里,占地面积约4公顷,是一处融园林美和自然美为一体的海滨公园。

海产博物馆 位于汇泉湾畔。1934年建成,是亚洲最早的水族馆。城堡建筑是水族展览部,宫殿式建筑是标本陈列部。二层主楼外,另有平房展厅。该馆由水族馆、海兽表演馆、淡水鱼馆、标本陈列馆和珍稀水生动物馆5部分组成,展出活水族100余种,动植物2000余种,馆藏标本2万余种。是中国唯一的海产专业博物馆。

海水浴场 第一海水浴场,也称汇泉海水浴场,湾内风平浪静,水清沙细,风景、设备、卫生条件俱佳。第二海水浴场,位于八大关,环境优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此畅游。 第三海水浴场,在太平角东边,靠疗养区,岸滩长400米。第六海水浴场,位于栈桥西侧,也叫栈桥海水浴场,临近闹市区。

小青岛公园 因其与黄岛遥遥相对, 彼黄此青而得名。面积0.012平方公里,距海岸720米, 40年代初东面筑起防波堤与陆地相连。因其形如琴,又名琴岛。位于青岛湾内。中有白塔,高15.5米,是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夜幕降临,塔光辉映波光之上,与栈桥上的灯光遥相呼应,被喻为“琴屿飘灯”。

小鱼山公园 小鱼山因靠近鱼山路而得名。 海拔高度60米,面积2.5公顷。1985 年建成开放,是全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园内建有三层八角的览潮阁,供游人登高远眺。 东西各有一亭, 名曰“碧波”“拥翠”。整个公园建筑设计围绕 “海”的主题,突出“鱼”的图案造型。

百花苑公园 又名文化名人雕塑园,背依青岛山,前邻中山公园,占地8.25公顷。 20位已故青岛籍或在青居住过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像,座落于青山碧水间。

八大关公园 位于中部汇泉湾海滨。这里的大道都以我国著名关隘命名,习惯称为“八大关”。大道因势起伏,树木因道而异。是著名的别墅区,人称“万国建筑博览区”。风格各异的200余幢建筑,让游人乐而忘返。

五四广场 因纪念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分南北两部分,中轴线上有市政府办公大楼,隐式喷泉,点陈喷泉,五月的风雕塑,海上百米喷泉,富有节奏地展现出庄重,坚实,蓬勃向上的壮丽景象。

中华文明雕塑街 沿前海海滨西起太平角六路、八大关景区,东至崂山石老人风景区。沿线15处雕塑园,与城市特色、海滨自然风貌、建筑空间环境十分协调,充分展示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

植物园 是集科普、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公园。地处太平山南麓,依山造势,面积100公顷,有植物1000余种。

花石楼 座落于八大关景区东侧, 原为德国提督渔猎、 休息之处,人们称其为 “歇脚楼”,院落占地3000平方米,现在已作接待中外客人的宾馆。此建筑花石构成,外观小巧、华丽、考究。

中山公园 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汇泉湾畔,1901年始建,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公园占地80万平方米,山水天成,是青岛最大的文化公园。

八大峡公园东 起第六海水浴场, 西至团岛,南临大海,全长3公里,绿地面积约5公顷,是青岛市政府1985年投资填海后新建的一处具现代风格的海滨景点。

信号山公园 位于市南区中部,因原来山上有信号塔台而得名。登上旋转观景楼鸟瞰青岛,美景尽收眼底。磨菇楼主体建筑别致的红色,寓意我国传递信号的三支火炬。

基督教堂 位于江苏路,1910年建成,为德国古堡式建筑。教堂有钟楼、礼拜堂两部分组成,可容纳千余人聚会。此建筑外观雄伟,内部宽敞明亮。

天主教堂位于浙江路, 原名“圣弥爱尔教堂”。1934年由德国人建成,占地247 0平方米,总高60余米。

湛山寺位于太平山公园东,湛山脚下,占地2000平方米。1945年建成,五进寺院,有著名的湛山佛塔。寺内佛像多姿多态,栩栩如生,所藏经卷浩繁。

天后宫 被人们称为“中国大庙”的天后宫,初称天妃宫,德军占领青岛后市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也是市区历史最久的建筑。明成化三年(1467年)初建,位于太平路东端。几经修整,现在的天后宫,前有大戏楼,正门东西各有侧门,门房分列钟、鼓楼。花木葱郁的大院,已辟为青岛民族博物馆。

迎宾馆 座落于信号山公园,1906年建,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占地4000平方米,高30余米,楼分四层,外围墙面砖石结构,美观雅致,室内装潢、陈设华丽。此处原为德国提督官邸,故又称“提督楼”。毛泽东等领导人曾在此居住过。

提督府 位于前海海滨,面向前海湾,背倚观海山,建于1903年。采用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风格,砖石结构,花岗岩砌成,红筒瓦覆盖,外观是凹字型,近门前有花岗岩台阶23级。青岛解放后,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府东迁后,被人们称为 “老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