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著名人物、古代名人
徐福一作徐市,字君房,秦代方士。琅邪(今胶南琅琊台附近)人。为迎合始皇的迷信长生,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三十七年(前210年)两次在琅琊台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长生不老药。于是请得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药。结果一去不返。
丁惟宁字汝安,大村镇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先后任清苑、长治、巩县知县和四川监察御史等职。居官廉洁勤政,体恤百姓,为人刚直不阿,不附权贵。万历十五年(1587年)遭诬告,被贬官三级。案白后令其补官,归乡不就。
臧惟一字守中,琅琊台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初授宿松知县,累官至河南巡抚、都御史,死后赠工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明、体察民情、忠于朝廷。
臧尔劝臧惟一次子。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任户部山西主事。20多岁时即升任陕西提学副使。选人取士持正不私,陕西人称之谓“水镜”。后任浙江湖广按察使、河南、广东布政使。在广东任上,清操甚著,自书“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 为座右铭。任宁夏巡抚时,于贺兰山打败嗦拜入侵,受皇上玺书褒奖,升兵部侍郎。死后赠兵部尚书。
法若真(1608~1691)字汉儒,号黄山,宝山尚庄村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以文章炳焕被特召御试。历任翰林院编修、秘书院侍读、浙江按察使、安徽布政使等。曾倾其所有以济五县灾民;提出七策以兴利除弊;创“风、火、雷”三法以公文催征田赋。善诗文、书画。著作有《介庐诗》、《黄山诗留》、《黄山文留》、《黄山集》凡45卷。
吴大洲(1884~1916)原名廷桢,字佐周。琅琊镇吴家村人,后迁居泊里封家庄。 1908年加入同盟会,在东北、山东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曾任山东军政府都督。 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后,1914年7月出任山东革命军司令长官,与袁世凯第五师展开大规模战斗。1916年任山东护国军都督,打垮靳云鹏和袁军第五师,俘官兵7000余人。袁死后,段祺瑞借黎元洪之名,乘机诱捕吴大洲于陆军监狱。1916年吴殁于狱中。后孙中山追赠吴为陆军少将。
杜雨(1914~1945)泊里镇马家庄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马家庄地下党支部书记。他以办夜校为掩护,发展党的地下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搞得伪军惶恐不安。因叛徒告密,于1945年被伪李贤斋部逮捕。在敌人酷刑下,宁死不屈,后被敌人活埋,英勇就义。
于云光(1911~1962) 原名于志珍,藏南镇于家官庄人。1938年2月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10月所部改编为八路军诸城独立营。1940年转地方工作,先后任诸胶县和胶南县县长、书记。建国后任崂山工委书记、青岛市委副秘书长等。工作扎实,关心群众,生活俭朴。由于积劳成疾,1962年病逝。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德斋(1900~1972) 铁山镇东南崖村人。1928年6月毕业于美国加罗林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历任齐鲁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总务长、校长,山东医专教授,山东农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济南市委员、山东农学院主任委员,曾任过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
王树森(1900~1974)原名王德山,王台镇中村人。中国工农红军战士。1932年入东北军109师当兵。 1934年在湖北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长征。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师供应主任、军兵站站长等,参加过平型关、平津等重要战役,先后4次负伤, 为三等一级残废,荣获“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称号和勋章。1957 年由赣州市计委书记回籍养病时,已年近花甲,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又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建设家乡,深受群众爱戴。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耘、赵容。珠海办事处大台村人。1925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初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后去共产国际任职。1937年冬回延安后,历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政委、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共第八届、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75年12月病死于北京。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查明,康生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核心人物和罪魁祸首之一。 1980年10月16日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
萧采瑜(1903~1978)胶南镇萧家庄人。生物学博士,中国著名昆虫学家。曾任南开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兼天津市自然博物馆馆长。通晓英、德、日、俄、法、拉丁等多种语言。先后发表科学论文60余篇。主持编纂的《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是我国第一部蝽类昆虫分类学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