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
刘景镇(1901~1940)张范镇小屯村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排长、营长。他率部转战鲁南地区,屡立战功。1939年9月的一天,刘率部在峄西火神庙与日军作战乘胜追击逃敌时不幸中弹负伤,在老家隐蔽治疗时被叛徒告密,在敌人重围中,临危不惧,毙敌数人,最后壮烈牺牲。
董尧卿(1902~1975)沙沟镇三村人。14岁投军,后辗转当了东北炮兵第四旅旅长。 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南区党委联络部主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部参谋长、炮兵第三师师长、石油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75年在北京病逝。
朱道南(1902~1985)张范镇北村人。1926年10月入长沙黄埔军校第三分校学习。 1927年12月参加广洲起义。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政治委员、峄县县长、鲁南行署秘书处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房管局党委书记、上海市五届政协常委等职。1978年7月,中央组织部批准其行政级别为副省级。1985年3月1日在上海逝世。
孙伯龙(1903~1942)薛城区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入黄埔军校六期学习。 1928年随北伐军留任国民党峄县县党部书记长。抗战时期,历任第五十游击支队参谋长和鲁南抗日游击司令部旅长、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队长、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兼鲁南抗敌自卫军峄山支队队长。1942年1月2日率部在运南毛楼作战中英勇牺牲。
董一博(1912~1987)沙沟镇沙沟三村人。1931年9月入济南育英中学学习,其间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36年2月返乡自办曙光小学。1937年11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滨海建国学院分队长、华东大学部主任、北京电力学校校长、北京电力学院副院长、全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等职。1987年1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曹昭宪(1917~1984)周营镇曹埠人。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加抗日游击队。曾任运河支队指导员、苍山县县长、临沂专署专员、省粮食厅厅长、德州专区专员等职。1984年3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