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旅游景点有神童山森林公园,鹤山乡的皋山风景区,位于伏山镇北境的禹王庙、灵山上的灵山寺、县城东街的文庙等。
宁阳县名胜古迹:
堡头遗址在县城东北34公里处,磁窑镇堡头村西100米,大汶河南岸。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临近堡头村故名。后又在大汶河两岸发现,改称“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为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磁窑古瓷窑址在县城东北34公里处,堡头遗址东南,址上有西磁窑、田家院、东磁窑等村落。址内瓷片丰富,厚者可达2米以上。曾出土窑具、模具和各种瓷器。为唐、宋、元时的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皋颜庙在县城西北19公里处,泗皋村中。为泗皋颜氏家祠,建于元至元十二年 (1275年)。占地约0.26公顷。大殿三开间,灰瓦悬山顶,饰吻兽。梁架木结构,具有宋元时期的建筑特点和“二梁不在大梁上”的特殊工艺。1992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黄茂汉墓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潘家黄茂村北。封土高约6米,直径约30米,为汉代墓葬。曾出土错金银铜车辔2件和车饰3件,墓周围散布汉代砖瓦碎片,并发现篆书“千秋万岁”汉代瓦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堽城里故城址在县城东北16公里处,堽[gāng]城镇驻地西。旧城垣东、南、西三面部分可见。为战国时的刚邑址,汉置刚县,晋曰刚平,南朝宋省并,北魏复置,隋废。据史书记载,北魏前称“刚”,明代出现以“堽”代“刚”,现作“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在县城南8公里处,今泗店镇古城村址,旧《宁阳县志》记为汉宁阳城故址。内有汉代瓦片散布,村东沟内有大批直径约80厘米的陶圈井,并在井中发现一件汉代五铢铜母范。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故城故城址在县城东北37公里处,临近西故城。东北角城墙尚存东、北两面各 100多米,西南角仅存转弯轮廓,西北部被河水冲毁。为汉前的郕[chéng]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丁家庙故城址在县城东北31公里处,因位于前丁家庙村故名。故城墙东北角尚存。旧《宁阳县志》记载此城址为故钜平城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碣集故城址在县城东北9公里处,石碣集村西南300米,石碣集河南岸。城址形似土丘,城墙大部分淹没地下,尚存西北、西南墙角。为汉桃山故城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在县城中,图书馆院内。大成殿五楹,木架结构,歇山顶,琉璃瓦,梁枋彩绘,具有明代风格。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庙在县城北15公里处,城坝村北,大汶河南岸。原名汶河神庙,后称禹王庙。有虹渚殿3间,古柏11株,石碑2通。虹渚殿今去顶重修,并建成大门和院墙。此庙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旧县志称,“邑八景庙中得其二”,即“禹碑虹渚” 和“虬枝歧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在县城东北35公里处,湖村南灵山山顶上。该寺建于唐朝以前,曾名妙峰寺、寿峰寺,今名灵山寺。寺院坐北朝南,由前、中、后三院组成。前院有碑碣数通;中院有大雄正殿3间,钟楼、鼓楼各1座;后院有玉皇阁等。山南面有石阶盘路登顶。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神童山森公园在县城东、葛石镇东部,1998年7月被山东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园内有万亩梨园,万亩枣林,以及柿、核桃、刺槐、泡桐、松等树种。该园占地0.8万公顷,山、水、林村相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游览胜地。